商品详情

编辑推荐

《拆掉思维里的墙(百万经典版)》启发1000000位读者更新心智模式,帮助10000000人成长为自己的样子!新一代人生设计大师、成长教父——古典,帮你升级“人生操作系统”!新增两万字《管理者以为你知道的职场常识》。

媒体推荐

“真希望早知道这些道理啊”“原来我可以选择这样的活法”“这本书改变了我的人生,早出版就太好了”古典是这个浮躁时代中为数不多的独立思考者。任何困于现状无法突破或者试图追求更大成功的人,都应读一下这本书,它将有助你改变习以为常的思维定式。推倒束缚自我的思维之墙,就会发现改变命运的钥匙。
——远洋地产董事局主席兼行政总裁李明
在这本有趣而内容丰富的书中,古典给出了易于理解地“心智模式突破法则”。遵循他建议的简单方法,把脚镣解开,你将享受飞翔的快感。对于初涉职场的新丁,这本由CCE全球职业教练(CBCC)首席顾问酝酿的精彩不容错过。
——北森测评总裁王朝晖
古典是如此多才多艺的专业人士和优秀的企业家,更是如此真实而有着旺盛生命力与热忱的朋友,文如其人,他写的东西,和他的人一样,值得欣赏与回味。
——“全球职业规划师”(GCDF)认证中国地区首席培训师钟谷兰
真好看,超好看!特别是那些迷糊的人、责任感过强的人和容易不爽的人,更应该看一看。总之,这是一切“被幸福了”的和“被不幸福了”的人的必读之书,可以帮助他们建立建立有序、轻松、高效、快乐的生活。
——哥伦比亚大学全球中心东亚项目发展官员王培

作者简介

古典,新精英生涯总裁。大学就读土木工程,玩乐队,练散打,骑单车从长沙流浪到北京。想出国却稀里糊涂进入新东方,历任GRE首席词汇讲师、集团培训师,新东方教育与职业发展协会会长。“从绝望中寻找希望,人生终将辉煌!这是我当年被新东方吸引的原因。但今天的青年,他们不绝望,更多是迷茫。人生终将辉煌,但哪一种是他们的辉煌?我的回答是:做自己,与众不同!”2007年创办新精英生涯,致力于职业生涯规划,个人成长教育与咨询,帮助人们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成长为自己的样子!

目录

第一章你是不是安全感的奴隶
买房,卖梦想的房奴
一套房子消灭一个梦想
职业安全感奴隶
爱奴:你一个人也能好好过下去
关于“爱”的三个误会
为什么美女大多不认路
6招快速提升安全感
必问自己的两个触底反弹问题
安全感不是拿回来的,而是给回来的
第二章让有趣的生命扑面而来
你是“没兴趣”,还是“感兴趣”
投入的快乐是无条件的
有趣之人,生命开始对你感兴趣
无趣之人,往往是无胆之人
初恋都会衰退,兴趣会吗
第三章心智模式决定我们的命运
你相信星座是真的吗
心智模式:我们看到的是自己想看到的世界
你希望自己更加幸运吗
我们就是自己生命的巫师
思维里的墙如何限制我们
如果你想被关爱,那就生病吧
为什么很多有钱人一点也不快乐
关于心智模式的几个观点
拆掉思维里的墙
如何超越我们的心智模式
第四章成功学不能学
成功永远是小概率事件
别被名人成功故事忽悠了——史泰龙的“被造假”经历
肯德基上校的1009次失败
坚持一定会成功吗
模仿比尔?盖茨就能成功?你死定了
努力就能成功?看看李嘉诚的创业奇迹
独孤求败下江南
成功,就是越走越近
你现在就很成功
第五章如何找到热衷一生的事业
不要只和要结婚的人谈恋爱
职业选择的一见钟情、两情相悦和白头偕老
如何找到最适合的工作——这样选择职业不后悔
警惕职业的艺术照
如何给职业的艺术照卸妆——看穿职业背后的隐藏面
不递简历也能入职的八种求职法
千万别做太完美的职业规划
计划赶不上变化,我们还是别做计划吧
什么是一个好的职业规划
不要为一个水杯约束你的生命
如果你为失去太阳而哭泣,你也将失去群星
IMPOSSIBLE和I’MPOSSIBLE:你离成功只差一点
第六章原来我还可以这样活
是谁在让你不开心
受害者与掌控者损益表

序言

让我们的生命有自己的价值
还记得第一次见到古典是2002年。他在新东方楼下发GRE班的传单,我邀请他到我办公室,并且对他说:“我希望你成为一个比我更加好的词汇老师。”他告诉我他叫古典,后来,他成为了新东方优秀老师。我知道那段时间,是他人生中一个绝望之年,失恋、想逃离出国、放弃自己的专业。新东方真正吸引他的,应该是新东方从绝望中寻找希望的精神。
再后来,我们有了更多的接触,我们会一起到北京延庆的康西草原去骑马,也会在教师培训会议上见面,因为古典是新东方的培训师之一。2008年,汶川地震,全国告急,我从美国飞回北京,一落地就直奔灾区,在去灾区之前,我就得知古典已经在灾区做志愿者。受到古典的启发,新东方向灾区前后派遣了几十名老师做为志愿者,为灾区的孩子们做心理辅导,给他们上课。古典的爱情也和做灾区志愿者有关,新东方的一名女老师,和古典在灾区工作时,同甘共苦,最后互相爱慕,终成眷属。
古典的理想不仅仅是成为一个新东方优秀老师,他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人生道路设计师,向青年人传播他的理念,传递他的生命价值。他从零开始,重新规划了自己的人生。他收集并研究各种成功案例和心理案例,并且按照自己的方式编成课程,把其中的道理讲给其他人听。古典逐渐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理论体系,尽管还有点青涩,但却可以看到思想的大气。这本《拆掉思维里的墙》,就是他的思想成果之一。
在这本书里面,古典讲了很多关于生命的价值、积极的心态与职业发展的故事,这也是他在新东方的成长经历与所感所得。通过一个个小故事和案例的分析,再结合自己的亲身感受,把“思维之墙”对人的限制讲述得淋漓尽致。这种自我剖析与自我超越并存的快感,使得阅读这本书变得非常有趣。
新东方老师的著作一般是英语学习类的,能够写出兼具思想性和趣味性的作品的人凤毛麟角。古典的这本书,我能够一口气读完,表明了其内容的可读性和观点的新颖性。非常高兴地看到,古典在几年的不断努力之后,找到了自己的发展路径和心灵寄托,而且开始为更多的人提供帮助。
俞洪敏

后记

拆掉思维那堵墙,看到光
从开始写,到写完这本书。已经过去一年了。
这期间发生太多事情,让我的内心久久不得安宁,我摘录几件如下。
兽兽门事件:
似乎已经定论成为一个炒作。不管是不是炒作,但是那些暴露的照片,让她从一个不知名的车模变成北京车展上一天三十万的模特已是不争的事实。一个年轻女孩子,把自己最隐私的照片放到网络上传阅,竟然能辗转获取一个工人一辈子也无法获得的财富。
这个时代的游戏规则如此残酷而真实,为了换取“价格”这个社会我们愿意出让的“价值”竟然如此的没有底线,这个时代能够“购买”的东西,也真的如此没有底线。
人体器官买卖:
原本被媒体描绘成在二线城市找个地方低价“养供体”,然后去城市里高价“卖器官”收取暴利的器官买卖者刘宇被刑事起诉。这本来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情。
刘宇却给了我们故事的另外一个声音:“有个患者出了15万元。但这15万元并不是都直接给了我,患者先交给医院6万元,剩下的9万元他要等供体那边安置差不多了才给我,因为他也怕供体找麻烦。这15万元其实包含了所有费用,供体的手术、医疗、食宿、手续、报酬等,最后我拿到手的只有1万元左右。”。
刘宇自己本身也是一个器官的出卖者,卖肝之前在广州打工,其父也在外面做环卫工人。因体力劳动过多,刘父2008年患肠黏膜破裂。急需手术。而手术所需的几万元,难倒了这个农村家庭。其时,刘宇的姐姐已经出嫁,弟弟正在读大学,刘宇觉得他是家里的顶梁柱,必须承担起责任来。于是,他背着家里人卖了自己的大半个肝脏。
“可是直到现在我也不后悔。”刘宇把自己卖肝的钱分几次寄回了家,父亲做了手术。他告诉父母钱是借来的,他会慢慢还上。
还有另一个让他不后悔的理由:医生说肝癌病人到了晚期,能救活他命的只有移植肝脏。“当时接受我肝脏移植的那个病人才30多岁,我救了他一命。我觉得,能救一条那么年轻的命,哪怕自己少活十来年,也没什么遗憾的。”
所以当接受肝脏移植的病友与他联系,问他能否再介绍一些人的时候,刘宇开始了中介服务。“当时我不觉得在害人,是在帮助别人。”
我觉得这个故事的真相远远比“黑心贩子”让我震惊。在这个故事中,没有谁是真正的收益者,我们所有人都是输家。我们用无价的器官换取了有价的金钱,但是用有价的金钱,我们又能换回别人无价的健康。面对这样的置换,我们真的无能为力吗?为什么社会把这些人逼到了这样的绝境?如果我是他,我还能够用什么其他的方式?
富士康九连跳:
一直到今天早上,富士康已经有9个我们的同龄人,鲜活的生命(我在校稿的时候,人数已经高达12个)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在类似集中营的宿舍一跃而下。只有在自杀的瞬间,他们才觉得自己还活着。也只有在这一瞬间,我们才清醒,原来除了“打工仔”这几个可以笼统概括上亿人的标签,他们每一个人都是有血有肉,需要梦想,幸福,而不仅仅是时薪。
把眼光再拉远一点,我们能看到这个工厂所在地东莞。也恰好是全国色情场所最大的集中地。这两者之间是不是有一种潜在的关联?如果一个女子非要在以生命为代价的工厂和以尊严为代价的色情场所之间选择,她是宁愿跳下,还是宁愿躺下?
在轮下,我们能做些什么?
德文版《老子》的译者,德国作家赫尔曼。黑塞写的名著《在轮下》里说:“面对呼啸而至的时代车轮,我们必须加速奔跑,有时会力不从心,有时会浮躁焦虑,但必须适应,它可以轻易地将每一个落伍的个体远远抛下,甚至碾作尘土,且不偿命。
在整个写作中,我努力把控自己的文笔,不让自己对世界太多的抱怨,不让我成为一个挑剔的公平论者或者愤青,不把我们今天生活得不幸福快乐的原因,归咎于历史、社会不够美好,而更多把重点放在我们的内心模式。
但是成为一个自我掌控,幸福的人,并不意味着就要两眼一抹黑,调整心情,天天傻乐,那是一种罪恶。我们这个世界,就是今天身处的这个社会,真的可以通过你我的努力,再好一些。
面对时代的车轮,你做过些什么?抱怨,哀叹,还是自怜?这个车轮是聋子,他听不到你的抱怨,那就先让自己跑起来!所以我在这本书里面,我写到很多活出自己骄傲的人:比如“禅师”“快乐的出租车司机”“Kaplan”“文案天后李欣频”。
但是而且如果你能够在车轮下跑再快一点,请一定回去,拉拉那些快要失足在车轮下面的人,我用更加尊敬的笔墨描写这些人:比如“口罩男”“洗脚工刘丽”“美版俞敏洪”“晓”……并不需要伟人,我们这些平凡的小人物,一样可以用自己的生命,为这个世界做些什么,慢慢的,慢慢的改变这个车轮的方向,请你一定记得。
佛教的一个核心观念是“慈悲”,只有先“慈爱”,才能去“悲”,而所有的爱,从爱你自己开始,然后爱才会从内心满溢出来,流向那些没有爱的地方,变成对世界痛入骨髓的“悲”。很多宗教的教义都讲同一个道理,比如基督教的“福杯满溢”——所有这些智慧,都告诉你:先好好的爱自己,掌控自己的生活,然后慢慢的爱更多的人。
哲学家罗素(Russell)说:Three passions, simple but overwhelmingly strong, have governed my life: the longing for love, the search for knowledge, and unbearable pity for the suffering of mankind.(三种激情,简单但非常强烈,支配着我的一生,那就是对爱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对人类苦难无可承受的悲悯。)
正是先让自己感到爱与智慧,你才会深深感到那种痛入骨髓的悲悯。你才能在这种悲悯之后,在你愤怒过、讥讽生命以后,很希望能做点什么。
我则把这个希望寄托在新精英。这个机构还很小,路还刚刚开始,甚至只有几个脚印。但是我希望更多人成长为自己的样子,更多人在被命运划定的路线埋头行走时,被思维之墙挤在生命的狭小胡同里面的时候,能够停下来思考,然后打破生命的局限之墙,然后抬步离开那条别人设定的“光彩大道”,走向属于自己的生命之路,在世界留下属于自己的痕迹。
凡走过的必有痕迹。我有的时候想,这本书就是我留下的一点痕迹——我努力拆掉那些思维的墙,希望在残酷世界里面开辟出一点光。但愿后面的人如果能看到这个不算规整的豁口,欣然前行,成长。长成为自己的样子!
古典
2010年6月20日于北京

文摘

职业中,什么是不变的?
职业、组织中,有很多不变的东西。
什么是不变的?我想那就是对于组织乃至世界来说,一个人的价值如何判断的基本原则。既然讨论的是组织的价值判断,个人自我实现、幸福感就在这个领域的另一面,不在讨论之列。而之所以说是一个基本原则,那就是我想不管是在任何组织,这个原则都是适用的,不仅仅是公司、政府部门,还是外企,所以你可以换公司,但是只要你还在工作,这个原则基本不变。
这个原则可以被概括为一个公式:
价值=可交付结果价值×次数×时间长度
交付结果价值:用你的能力和资源产生的可交付的结果,这结果带给需要的人的价值。
次数:这种交换价值发生的次数。
时间长度:你能与这个人保持这种交换关系的信心。往往取决于前面两项产生的别人对你的判断,也是你的信用。
这么虚,还是举个例子来说明吧。从可交付结果价值来说。假如你喜欢电影,也希望在业内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从可以从哪些方面可以着手呢?你肯定需要一个结果。光是哭着喊着说自己到底有多么热爱不算结果,或者天天找人谈心说自己真的真的很想要也不算结果,或者你总是和人说你有一个伟大的创意,这些都不是结果。因为如果连你都没有把伟大的创意记录成文字的动机,有谁会比你投入更多去拍电影?
要知道,态度、想法、心情、状态、承诺要投入,这一切全部都不是结果,结果是那个能够“脱离于你,可交换出去”的东西。不需要你拍一个电影,哪怕是一个小样;不需要一个小样,哪怕是一个剧本;不需要剧本,哪怕是一篇剧情描述加上很多照片……这些都是“结果”。
回到工作上来说,比如说我作为培训师,学员当场的体验、评分、感受,这是结果,通过我的表达,学员获得了自己的体验。他们之后评估自己学到的知识、技能、信念的转变而带来生活的不同,这个更是结果。但是,热爱讲课这个想法,不是结果。销售的结果就是销售额、市场的结果就是关注度,每一个工作都有自己的结果。一般用KPI来表达。谈到这里,大家也应该理解:借口不是结果“我特别想做好不过……”,“因为……所以我……”也不是结果。
结果说明白了,什么是可交付呢?可交付的意思就是,这个结果在离开你的时候已经是个完成品,而不需要你的下家继续工作才能做好。比如说你提交一个文档,这个文档一定是你的同事拿来发布,或者给其他人用的。这个时候,这个文档是否是可交付的完成品?有的文档,你的同事看完以后发现有很多错误,想找你,可一看时间紧急,还是算了吧,自己改。下次不找你了。
我把结果的评价分为6等。不知道你能做到哪一等。需要自己改——需要找你继续改——勉强能用——合格——很好——惊喜。
在工作的前期,第一、第二档还有培养的余地,如果都上手半年,好歹要达到合格了,否则你的内部客户(同事或者领导)会迅速想清楚——不如自己做。
关于可交付,你要想清楚的一点是——别人拿着你的结果也不完全是尽头,他还要通过你的结果,完成更大的结果,最后获得价值,所以,不妨考虑对方用这个结果来干什么。根据那个要求来要求自己,而不是根据自己觉得“我努力了”的要求来交付。
广义来说,职场也是一个商场。你给出你的结果,而组织回报给你收益。所以你要明白,这和做手机一样,做终端的利润最高,其次是组装者,再其次是硬件生产商。一旦做终端的人认为你提交的结果并非可交付,他就会自己做(比如自己开厂)或者找别的下家做(换个承包商)。
而一旦产出结果的人总能提交更好的可交付的东西,他们就可以直接面对客户,比如说PC机虽然利润不高,但是英特尔和微软几乎占据了百分之八十的市场,而且他们敢于把自己的logo(商标)贴到其他厂商的机器上。
一句话,在整个产品链条、公司生态中,谁的结果最可交付、让人尖叫,资源和收益都会迅速地集中到他那里。关键在于你要思考你的工作链条的终端是谁。你的结果,最终是要交付到他那里去的。


声明

1、链接失效请联系客服人员。
2、购买后如果链接失效可联系客服人员完善资源或进行退款办理。
3、资源均来源于网友分享及网络公开发表文件,所有资料仅供学习交流。
4、所收取费用仅用来维系网站运营,性质为用户友情赞助,并非售卖文件费用。
5、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人员,我们将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评论区

表情

共0条评论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
相关推荐